喜欢看独立博客

根据经验,“关于”页面有趣有料的,博文都不会太差。当然了,我是倾向于看生活、哲思类博客的,因为纯技术的东西,只有要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才去搜索,千篇一律的复制粘贴没有人情味,也不能够透过代码看到博主这个人。工具书很重要,但小说、故事更让人感动。

其次,看到别人一大堆头衔和展示项目,也觉得有些惭愧,好像自己一无所长的样子,好想成为人家那种大牛。其实咱也有特长,比如瑜伽、健身、短跑之类的,只是这些技能算不上顶尖水平,并且没有拍摄出令人满意的作品。人家在B站、抖音上面看到的都是14亿的人中龍鳳,见多识广,眼光、品味自然也高了起来。

实际上,无论哪种技能,想要出类拔萃都是需要天赋和训练的。比如计算机编程,杂技体操,乐器,等等。哪个后面能够加一个“家”字,都是十分了不得的。都得经过十年八年以上的积累,得到同行的认可才行。有时候真是隔行如何山,外行看热闹的。(待续)

因为国内互联网的“畸形发展”,我觉得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不仅没有更加亲近,反而越来越远。因为群发消息,语音和视频都太容易了,因为骗子、垃圾营销无孔不入,大家的隐私得不到保障,也改变不了什么,只好随波逐流,日趋麻木。混得好的人担心失足湿身,混得差的人更是不愿意冒泡。看看这几年,大家都是怎么拜年的吧。又恢复到彼此不打扰的“安静状态”了。

以前因为交通不便,通讯不发达,一旦分开,再见面说话不知猴年马月,书信,也要等候未知的多日,所以大家对书信的态度是十分庄重的。不说上两代人,就说咱上大学时候,写个电子邮件都是十分注重格式的,内心是虔诚的。现在的网络技术发达了,却太多套路,太少真诚。太容易的事情必定会变得廉价,最后索然无味甚至厌恶吧。

多次想关闭微信朋友圈,想彻底不用微信,然而太难了,家人、朋友,同事、客户等全部混在一起,早期的朋友圈是真的朋友圈,后来的朋友圈被微商冲击,成为了广告圈,没有朋友的朋友圈了。哪怕咱这个岁数的人,有时候也闹不明白,为什么太多的好东西都是转瞬即逝,不能长久呢?在外面漂泊太久,见过太多匆匆而别的路人,朋友没交到几个,钱也没攒下来,时光却一去不回头了。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?不,“空钱包”!没工作!没有家!

三年疫情再次打断了正常的轨道,很长一段时间陷入抑郁烦躁的状态,力不从心夜不能寐。好在还能写写博客日记、推特牢骚什么的,让我得到不少的缓解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一切都会习惯,一切都会过去。让我们放弃幻想,回到当下吧。

或许无论怎样挣扎,我都只是一株韭菜。生为草根,一世草根。读了几本书,以为有朝一日能够成为精英,以为困难是暂时的, 工资会越来越高,明天会越来越好。然而,更有可能的是,身体日日衰老,35岁就下岗,没有前途也没有希望。

然而,就这样算了吗?我也长时间躺平,觉得算了。一年又一年,逐渐地,内心有个声音,不甘,不服,凭什么?这个世界幸福的人那么多,为何不能算我一个?户外徒步、爬山让我精神振奋,身心舒畅;瑜伽健身,让我的身体越来越强,头脑越来越敏捷,凭什么不让我健康快乐?

好吧,本来只打算发个 Test Post , 没想到内心还是不够平静,意难平,啰里啰嗦一堆废话堆砌。貌似这么多年,写博客的功夫完全没有长进呀。嗯,练得少了,要继续加油。一辈子太短 ,人生必须尽兴。

2023年2月10日

3 条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